跳跃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

世界遗产

韩国的世界遗产
水原华城 (1997)
Play
水原华城01

水原华城位于京畿道水原市,是朝鲜朝后期的代表性城廓。水原华城被指定为史迹第3号,城内重要文化遗产有八达门(宝物第402号)、华西门( 宝物第403号)、长安门、空心敦等。这些文化遗产已经由专门机构管理。水原华城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 水原华城是朝鲜第22代王正祖大王为悼念父亲即英祖的次子思悼世子而建。父王虽然被册封为世子,却在党派斗争中受到排挤,未能登上王位,最后惨死于谷囤子中。正祖大王把父亲的遗骸从杨州拜峰山,移葬到有朝鲜最佳风水宝地之誉的水原华山,并把华山附近的邑城迁移到水原八达山下现今的位置,修建了水原华城。修建水原华城不仅显示了正祖大王对亡父的孝心,还包含有杜绝党争、强化王权的远大政治抱负。建造水原华城虽然也有军事目的,但政治和经济目的更为突出,也体现了正祖大王对父母的孝心。可以说,华城城墙本身就包含有东方传统的“孝”的思想。水原华城是正祖大王政治构想的中心城市,是首都南部的国防要塞。 水原华城周长5,744米,面积为130公顷。东部地形平坦,西部则由平地逐渐延伸至八达山山区。城内原有48座建筑,包括4座门楼、2座水门、3座空心敦、2座将台、2座露台、5座城楼、5座炮台、4座角楼、5座暗门、1条锋敦、4座敌军瞭望台、9座雉城、2条阴沟等。可惜其中大部分毁于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乱。如今,只有4座建筑幸存于世。水原华城城墙至今仍保留着初建时的原貌,北水门(华虹门)下的水原川仍然潺潺流动,连接八达门、长安门、华城行宫、苍龙门的道路网如今仍是华城城内的主体街道,街道基本上保留了200年前的古城布局。此外,华城是具有文化、精神和哲学价值的宝贵文物,

水原华城02

水原华城的建造以奎章阁文臣丁若镛考东西方技术书籍撰写的《城华筑略(1793年)》为蓝本,由时任宰相的领中枢府事蔡济恭全权负责,赵心泰现场督导。水原华城于1794年1月开始动工建造,1796年9月完工。华城城墙的建造采用了外筑内托的方法,只建外侧,内侧依山势用土填充,实现了城墙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另外,在努力回避哲学争论、以在百姓实际生活中将学识付诸实践为课题的实学思想的影响下,华城的建造更加强调实用性,采用墙砖与石块交叉堆砌的方法,设计出悬眼、漏槽,陶工旋盘等先进工具。发明起重机滑轮等用于搬运和堆砌巨大的石块,混合使用木材和石材。可谓东方城墙建造技术的结晶,举世罕见。华城城砖及建筑物盖瓦等多采用独特方法制成,使用现代科技也很难模仿。这也给如今的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,因此还有待深入研究,也是留给我们的课题。华城初建时有华城行宫、中炮楼、内炮楼、社稷坛等多处附属建筑,不幸几乎全部毁于战火。如今,仅华城行宫的一部分-洛南轩-保存下来。部分城墙在日本强占时期和韩国战争时期遭到破坏,1975年到1979年,大韩民国政府根据华城初建后编写的《华城城役仪轨》进行了修葺和复原,基本保持了初建时的原貌。 水原华城建造完毕后,《华城城役仪轨》于1801年刊行。这本书不但记录了建造计划、制图和样式,还详细记录了参与建造人员的个人情况、材料来源与用途、预算与酬金计算、施工器械、材料加工方法、工程日志等,在城墙建筑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。作为一部文献记录,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。 水原华城属于平地与山地相连的“平山城”地形是中国、日本等地所没有的。水原华城既有军事防御功能,也有经流畅功能的设施。因此水原华城科学合理,结构实用,堪称方城廓建筑的杰作。是经当时知识分子充分研究、周密规划后建成的东西方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之作,因此在建筑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。